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资企业的肯尼亚难题

 

文/王媛(作者系中非卓越基金会研究员)(采访整理 李光 黄方)

 

肯尼亚共和国位于东非高原东北部,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局最稳定的国家之一,也是东非地区工业最发达的国家。肯尼亚承袭了英国的完备法律体系,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尤其重视对农业和制造业的投资。这两个方面正好是中国企业的强项,目前肯尼亚的中国企业已有三四百家。当下,腐败和糟糕的企业形象及如何有效地本地化成为这些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中非经贸关系不断升温的背景之下,其他非洲国家也将像肯尼亚一样迎来更多的中国企业。了解在肯中资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于后来的中资企业来说,有着更为紧迫的现实意义。

 

一种腐败 两种感受

 

中资企业在肯尼亚遇到的最大障碍是腐败。中非卓越基金会作为非洲当地的民间NGO,在2014年历时4个月对内罗毕75家中国企业进行调查,高达68%的受访中资企业认为腐败是“非常严重的障碍”(53%)或“严重的障碍”(15%)。内罗毕市政厅、税务部门和海关是受访企业描述的三个最大腐败源。

中资企业普遍反映市政厅是最为“难搞”的机构。市政厅官员常到企业去检查经营活动,若发现企业的商业活动中存在失误,如证件缺失,这本可通过正常途径解决,但官员们经常以此为由,利用公司对法律法规的无知向他们索贿。

在肯尼亚,税务人员也常借税务检查之机索贿。受访中53%的中国企业证实他们在2013年被肯尼亚税务局检查,其中60%被索贿。有理由认为,真实的数字可能会更高,因为一些企业可能在披露有关政府的负面消息时非常谨慎,以免招惹麻烦。也有一些企业解释说,税务人员一般只在发现企业有违法或违规行为时才会向企业索贿。

有趣的是,世界银行曾经在调研中向在肯尼亚经营的各国企业问了同样的问题,只有21%的被访企业认为腐败是一个严重问题,这一数字还不到中国企业的三分之一。相对而言,中国企业对于腐败的感受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的企业。其中原因或有多重,最需注意的是,很多中国公司在海关进口处被检查人员以发现不符合标准为由要求支付额外费用时,中国人往往选择花钱息事宁人,而不会维护权益或者接受合法处罚,这就可能导致一些官员更倾向于对中国企业索贿。

根据调查,肯尼亚税务局在2013年检查中国企业的平均次数为3.1次,而根据世界银行的上述调查,税务局对普通肯尼亚企业检查的平均次数则为2.2次。从某种程度上说,有可能是中国企业自己助长了这种腐败。另外,因为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造成的缺乏沟通或因沟通不畅产生的误解也是原因之一。

这一现实提醒中国企业反贿赂意识仍有待提高,同时,加强对肯尼亚法律法规的更多培训,这将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发现自身的缺陷,应对来自政府官员的错误的指控。

 

本土化的改变与局限

 

外界对非洲的中国企业也存在很多误解。常见说辞之一是中国企业不喜欢雇用本地雇员,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所有接受调查的企业中,全职员工有78%是本地雇员,临时员工则有95%是在本地雇用的。

与刚刚走进肯尼亚市场时不同,中国企业正在招聘越来越多的本地雇员,这一趋势十分明显。中国企业刚到肯尼亚时平均每个中国企业有102名全职本地雇员,到2013年,这一数字增长为214,是原来的两倍还要多。而且规模越大的企业越有意愿将员工本地化,私企比国企更明显。

但同时,找不到合适的当地劳工已阻碍企业经营,也是雇员进一步本土化的现实障碍。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怎样招聘到有技术能力又踏实肯干的当地员工,是中国企业减少开支、拓展市场的关键。

从中国聘请一个技术工人的成本是雇用一个当地同等水平技术员工的五六倍。当地的员工通晓当地语言文化,且凭借其在当地社区中的影响力,大到联系政府、小到拓展销售和业务渠道,对中国企业来说都很有帮助。中资企业对于当地员工的需求存在于公司的各个层级,从工地上的搬砖工到办公室中层甚至高层管理人员。

肯尼亚有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每年肯尼亚公立、私立大学、职业教育学院有大量毕业生。但肯尼亚本国失业率高达近50%。走在市中心肯尼亚塔大街上,街边长凳上、花坛边多有年轻人们闲坐;还有基贝拉等贫民窟里年轻的无业游民。

供给与需求之间为什么存在鸿沟?研究分析表明,两者间存在三个主要断层。首先是技术断层:肯尼亚当地大学、技术院校等培训出来的毕业生的技能并未能与现在的市场结合,很多知识还停留在理论层面,操作能力不强,且大学和技校的培训设施已经无法与行业接轨,毕业生没见过工地上的机械,不会操作。其次,工人招募渠道断层:中国公司录取当地员工时,尤其是对建筑工人的招募,主要是通过熟人推荐,或者在需要招工时直接在工地门口挂招牌打广告,而并没能与专门培训相关劳工的大学或技术院校建立直接的募工联系;现有的工人们推荐自己的亲戚朋友来应聘,在高失业率下,许多并未受过正规培训的人前来应聘,直接造成招来的工人技术水平较低,中资企业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对他们进行培训。第三,中肯管理模式及文化上的差异:在中国公司中,很少见到肯尼亚人能够进入中高级管理层,从我们对公司中的中国人和肯尼亚人的访谈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肯尼亚人的工作效率、可信任程度都存在巨大顾虑,而肯尼亚人则抱怨中国人不给加班费、经常加班、对工人们存在歧视等;这些管理模式和文化上的差异与偏见导致两方的不信任,不利于公司招募到更多的当地员工。

 

中企形象亟需改善

 

中方一直致力于成为非洲负责任的发展合作伙伴。然而,中国企业在非洲寻求发展的同时,对当地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仍存在问题,当地人对中国企业的看法让人担忧。南非伦理研究所最近发表的一份有关“非洲当地人对中国人商业行为的印象”报告指出,70%的当地受访者认为在非洲的中国企业不重视其社会责任。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非洲则面临着如何改善劳资关系的严峻挑战。

中国企业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还比较肤浅。他们履行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国资委、大使馆、参赞处等各方的行政命令要求。如国资委曾在2007年底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对央企有考核标准,企业因为有了压力,才开始在企业内部设立相应的CSR部门。再如,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希望中国企业能在当地更多开展CSR项目,组织了中国路桥、中航国际、中水电等九大央企共同出资建立一个“北京小学”;还有集体捐赠、献血等慈善活动。

第二个动力是为了减少自己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障碍,尽量满足当地的一些需求。比如,一些建筑类的企业会在项目动工之前先去和当地政府沟通,询问当地学校是否需要修缮,下水管道等其他基础设施是否需要改善,他们可以提供帮助。更为被动的,是等对方主动找上门提要求,他们才会做这方面的工作。

而且,中国企业往往不重视自己CSR项目的宣传,因为他们并不认为这种宣传对于企业的商业发展有什么好处,反而要增加一笔宣传经费。

总的来说,中国企业的CSR活动处于一种“被动应对”的状态,而非“主动承担”;从规模上来看,目前除了个别中国公司偶尔参加慈善活动和进行慈善捐助,中国企业在非洲还少见大规模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发展出一套能够将中国在非洲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与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诉求相结合的战略,将中方资金和项目与非洲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是发展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策略。

刊发于2014815日凤凰周刊

话题:



0

推荐

李光

李光

19篇文章 14小时前更新

前凤凰周刊记者,现从事公益传播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