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记者 李光 《凤凰周刊》201317 2013-06-13

 

中国大陆的残疾人就业政策起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伤残军人的集中安置,是一种政府主导的保护性就业,此后的几十年中,大陆一直以财政政策和福利企业为工具,实行残疾人集中就业模式。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开始对福利企业改制,残障人士就业的社会政策开始走向“去计划”的市场路线,私营盲人按摩院、NGO组织、餐厅等成为他们就业的新方向。同时,大陆也借鉴国际经验要求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但实施效果却一直不太理想。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除了传统行业,网络水军吸纳了大量残障人士,这一让人颇感意外的现状亦折射出目前内地残障人士的就业困局。

 

“希望明天有活干”

 

“有没有事做啊?”“我也希望明天有活干。”530日晚上,一个残障人士QQ群里的两位成员先后发言。“明天会有的”,群主答复。

群主说的是一项棋牌游戏试玩任务。按照规定,如果每天完成20个任务,合格率100%,他们将额外获得10%的酬金。许多残障人士每天都会到不同的QQ群领取不同的任务,完成后汇报给群主获得相应酬劳。

许多残障群体网站有更为系统的任务发布与承接。在一家名为“互帮网”的残疾人网络工作平台上,可以看到网络营销、微博传播、淘宝专区等详细的工作分类。仅网络营销就又细化为论坛发帖、QQ群推广、博客营销、注册推广等16项任务。

互帮网的创办者袁永海自幼患小儿麻痹症,经历多次失败的工作后,他从2005年开始接触网站运营和网络营销。三年后,他的月收入从1500元增长到9000元。因此,他创办网站,专门服务于残疾人网络就业。

残疾人会员在他的网站上完成客户发布的任务后即可获取报酬。每条任务的酬金一般在0.2元到1.2元不等,一些问答平台的酬金可达5元,软文任务甚至可达上百元一篇。“网站对残疾人会员免费,仅对发布任务的企业收费,其中80%全额要给到会员,20%留给互帮网。”袁永海说,其他的在线工作平台一般也都是按照这个比例分配。“如果有会员拓展新客户,可以拿到10%的提成,发展新会员也可以得到2%的提成。”

201111月上线运营后,互帮网的官方信息显示,截至63日,网站已有15820名注册用户,残疾认证会员2589人,商业客户在互帮网上发布了4823条工作,为残疾会员发放酬金26万元。

在互帮网的工作排行榜中,“最勤奋”的陈康共完成任务9710次,获得2521元的收入。“最赚钱”的灵子在完成6431次任务之后,获得4071元的收入。让袁永海高兴而感动的是,“有些重残人士也可以在互帮网上赚到钱,一个肌无力的残友脖子都抬不起来,只能用一只手的手指去按键盘,去年赚了2000多块。”

在残疾人自强论坛等其他非营利性的网站,也可看到大量兼职发帖员的信息:“按西部培训网提供的内容在论坛注册发布带有链接的信息(论坛范围不限)”,“论坛有效帖(带链接且24小时没被删除的算作有效帖)0.6/条,每日发帖数量不限制”,并注明“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只做正面推广,不做恶意攻击”

 

今年57岁的于冬梅已经拥有一个五人团队,有人负责游戏试玩,有人负责发帖,有人负责打码(招募大量人员输入验证码以越过限制)。他们将不同的任务通过统一的工作平台分配下去,并负责到期验收。目前这个平台有1000多位残疾人可以稳定地承接任务。

于冬梅一般只把任务派发给残疾人,“我们找活儿不容易,”她本人也是残障人,深知个中甘苦。由于网络营销本身处于政策和法律的灰色地带,从业人员鱼龙混杂,于冬梅曾多次遭遇任务造假,如今,她已练就分辨能力,“这个行业已形成比较稳定的价格,通过成本计算我能觉察出哪里不对劲,再试探着问能不能通过淘宝预付一部分。如果是骗子,一般也就到此为止了。”

她还曾碰上老客户破产,这种不可预料的亏损只能由于冬梅个人承担。因此她储备了3万元的备用金,应对意外。“这些年全凭信誉好才能成立公司,集结这么多人。如果我用心不良,会害了很多人。”

另一位网站站长告诉记者,专职在网络发帖的人分为几类:最高档的是由政府部门雇佣的网络评论员和网络宣传员,享有公务员编制;其他的水军由一些网络公关公司豢养;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则处于一个相对低端的位置,一些残疾人限于文化水平只能通过打码、注册这种机械性的重复劳动,每个月获得几百元收入。

为了让残疾人更好的完成任务,互帮网还为会员提供相关培训,2013424日的培训主题是《QQ群双簧式推广技巧》,“用最新的QQ群营销方式进行双簧互动式推广,让品牌宣传自然地传播到每一位群友当中,把自然营销做到极致。”63日的培训主题则是“如何积累论坛账号并发帖赚钱”。

袁永海说,他的网站坚持一个原则:“只做正面推广,不做恶意攻击”。于冬梅同样有自己的原则:“注册信用卡,充当医托、药托这种害人的事情坚决不做。”

 

“居家就业”与“社会融入”

 

互帮网已被武汉市武昌区残联评选为残疾人创新服务机构重点单位,并获得武汉市和武昌区提供的共9000元创业扶持资金。袁永海说,虽然互帮网目前尚未实现盈利,但当地政府会有后续的政策扶持和场地支持。

互联网的发展为残疾人就业创造了新的机遇,居家就业也为各级残联探索的“残疾人就业新模式、新途径”。2010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中国肢残人协会共同开展了残疾人居家就业项目,10个城市开展了网络创业就业培训试点,培训的内容之一便是“网络营销培训,软文写作、推广和微博营销”,另外还有“淘宝网开店技巧、商品拍照、编写宝贝详情、包装及谈判技巧”等内容。今年,两部门正式将该项目向全国推广。

不过,这一“居家网络就业”的方向在民间助残机构中存有争议。北京心语就业技能指导中心创始人熊燕认为,居家网络就业确能部分解决残疾人生计之忧,但这却属下策,“因为残障人士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群体,居家就业就像是对他们的第二次封闭,让他们更加脱离社会。”

“很多人把残障人士就业难理解为就业机会少的问题,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熊燕说,“有的培训学校能做到99%就业,但半年后100%失业。因为对于那些一直在盲人学校或特教学校成长的残疾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都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导致部分残疾人获得工作之后在社会融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最终还是会失去这个机会。”

根据中国残联的官方数据,中国残疾人数已过8500万人,其中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约3200万人。2011年全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显示,中国劳动年龄段生活能够自理的城镇残疾人就业比例仅为33.2%,农村为50.3%

上海知了公益文化传播中心总干事唐涛则认为,在目前社会上的无障碍设施很不完善的状况下,居家就业可以让残疾人避免一些出行危险,“但居家就业更适合于重残人群,我们还是鼓励大部分的轻度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香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许可残疾人开出租车,内蒙古赤峰市也于2010年在内地开创了残疾人开出租车的先河。

但这条路并不容易,于冬梅对此深有体会。她不仅是一名线上工作的组织者,也是一名线下残疾人权益的积极维护者,她多次与武汉市政府部门沟通,呼吁允许残疾人开出租车。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允许部分残疾人试运营出租车三个月,虽然最终的结果是事故率为零,但官方还是没有作出政策改动。他们自发成立的“残疾人车友会”也被取缔。

现行的《残疾人就业条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民间公益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从20109月到201112月以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调查了全国30个大中城市的残疾人在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中的就业情况,调查发现:在48份有效申请中,受理机关给予正面答复的只有5份,行政机关招录残疾人就业的数量最高仅0.39%,最低仅0.02%,远未达到法律规定的1.5%的比例。

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副主任解宏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90%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宁肯上缴残保金,也不愿意安置残疾人就业。

而香港劳工及福利局的数据显示,香港残疾公务员人数维持在公务员总数的2%左右,截至2010331日,香港残疾公务员人数达3316人。从2009年以来,每年通过劳工处获得就业安排的残障人士平均超过2000人。

话题:



0

推荐

李光

李光

20篇文章 2天前更新

前凤凰周刊记者,现从事公益传播

文章